李霞,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腹地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最先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学位腹地评审专家,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工业工程设计》期刊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文化创意》杂志外审专家,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专委会委员,2019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设计学院访学交流,
研究方向涵盖智能交互设计、色彩设计、新工科美育研究;最先选就业涵盖无障碍交互色彩设计、色彩机器学习、移动终端动效设计、乡村振兴服务设计、ICT与艺术教育等,先后出版《UI交互色彩设计》《二十四节气色彩设计》等专著,发表包含SSCI、CSSCI、SCI与EI检索论文几十篇,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美术作品著作权、软件著作权多项,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多项艺术类项目,以及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鞍山钢铁、新华网等大型企业协作科研项目,
《设计》:信息设计在国内发展经历哪几個阶段?目前是一個怎样水平?
李霞:信息设计在国内大概经历三個阶段,最新是属于平面设计范畴,之后进入初级交互阶段,现在进入智能交互阶段,接下来将进入智慧交互信息设计阶段,总体上说实行由静态到动态,由可阅读到可交互,从机械输入与输出到智能反馈,从有界到无界发展,
伴随5G技术普及、6G天〔空〕地〔海〕一体化通信技术发展、机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发展迅猛,信息交互方法也由手机、pc、平板触控交互扩展到虚拟与现实融合、多维度空间语音、体感、手势识别等无屏幕交互上,咱们步入“智能阶段”,咱们信息设计也进入智能交互设计阶段,
《设计》: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信息设计专业方向有怎样教学特色?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过程中您感受到怎样发展更迭?
李霞: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信息行业“黄埔军校”,在设计专业、教学方向上都具有典型信息通信特色,之前北邮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涵盖信息产品与交互设计两大模块,交互设计仅作为特色,但今年,北邮申请下来“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变成教育部批准最先個中国高等教育交互设计本科专业,新专业秉持与卡耐基梅隆人机交互研究所、MIT 媒体实验室、斯坦福D.school 等国际级著名院校相同发展理念,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科技优点,将设计创意与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有机融合,面向新兴智能产业、互联网行业,明确培养“人工智能+交互设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定位与意向,目前北邮智能交互设计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智能模块〔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交互模块〔AR/VR开发、人机交互等〕+设计模块〔设计思维、艺术美学等〕,体现智能技术+设计思维基石上交互设计培养要求,
北邮智能交互设计方向学生作业
《设计》:信息设计交叉融合哪些学科知识?对设计人才在知识储备、技术本事等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李霞:信息设计以设计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为主实行交叉融合,在学科融合过程中,用设计思维去解读技术非常要紧,设计宗旨是为人服务,人工智能决策也是根据人类价值观,因为这個,信息设计绝对是以多学科知识作为塔基,除设计、艺术、计算机知识外,还须要来自社会、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知识,尤其须要看重伦理道德学科知识,只有用人文精神去滋养技术,技术才干走更远,在北邮二十多年,我透彻感受到人文知识储备不够对技术人才发展后劲影响,如今国家将美育提升到与德智体同样高度,推行五育并举,也是从政策层面上增强艺术人文精神要紧举措,
我感觉目前国内设计人才在知识储备上偏科严重,永久文理分科形成惯性思维模式与培养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信息设计这個交叉学科发展,一方面艺术类设计学生表现出对编程技术恐惧,工科学生表现出独创设计思维与艺术素养短板;另一方面缺乏具备交叉学术本事新一代教师队伍,在国际级高水平大学中,已经将计算机软件开发本事作为设计师专业基石本事,但在国内能落实院校少之又少,我想,伴随高考文理分科取消,以艺术类或者工科类招生现象将改变,也为信息设计人才选拔去除屏障,相信具备交叉本事新一代教师、设计人才就将形成,
《设计》:目前世界前沿信息设计在Follow哪些难题?
李霞:“工具,还是武器?” 布拉德、卡罗尔先生提出这样琢磨,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新一代数字技术,让视听语言、阅读翻译都越来越接近人类水平,以大数据为依托服务设计让人类生活出行越来越方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涵盖语音、体感、手势等在内人与信息“自然交互”变成信息设计Follow热点,但同时咱们不难发现,应用领域中秘密、歧视、保障、道德伦理等难题也浮出水面,
先说我想谈是信息设计与秘密性,伴随云计算越来越成熟,数据也越来越容易获取,当设计师根据人类行为大数据实行点对点個性化推送等服务设计时候,咱们已经变成透明人,反而秘密却是人最基本权利,微软“秘密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正在经由创建技术本事训练人工智能算法搞定加密数据集,但是来自设计领域Follow却不够,
再讲是自然交互与保障性,当咱们设计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自然交互快捷方法实行信息解锁时候,人类是否须要像呵护当年钥匙一样呵护咱们脸、声音、肢体语言?那又该如何呵护这些与生俱来特质?
还有就是人工智能与设计伦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根据人类感知与人类认知机器深度学习技术,是须要符合人类价值观技术,《后世简史》中占卜AI与人类之间三层递进关系,最先個阶段AI是人类超级助手,第二阶段AI是人类超级代理,而第三阶段AI将变成人类君王,这意味着人类如何训化机器将定夺人类会有什么样后世,因为这個,是时候将设计伦理提到一個未曾有过高度来看重,
《设计》:信息设计在工业4.0阶段呈现怎样发展势头?给设计行业带来哪些更迭?
李霞:工业4.0最新是德国提出,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工业4.0阶段也就是智能化阶段,重心特征是物联,中国在2015年也发布《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二三四五五十”总体结构十大领域中最先個個领域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这個阶段设计一道特点便是运用网络互联互通重心特征实行信息再设计,
5G技术普及、6G天地互联为打破时空万物互联供应坚实技术持助,也给信息设计带来更多场景与大概,在当下5G阶段,信息设计应用场景最先选涵盖海量机器类通信〔涵盖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超高权威低时延通信〔涵盖超高清影像、云办公、游戏、增强现实等〕,是一种“面”发展思路,在就将到来6G阶段,张平院士感觉将是一個立体发展思路,由“线”到“面”再到“体”一個延伸,信息设计不再是单個面或者单個维度探究,而是信息广度、深度上综合设计,网络与运用者被看作是一個统一体,运用者需求也将被深度挖掘、实行,典型场景涵盖精准工业控制、智能电网、汽车智能驾驶、全息影像会议、远程全息手术、远程智能养老、沉浸式购物、身临其境游戏等,
5G世界中涵盖人类社会〔人〕、信息空间〔机〕、物理世界〔物〕这三個重心元素, 6G则引入第四维概念“灵〔Genie〕”,一個虚拟运用者智能代理,灵〔Genie〕与人-机-物协同就业,构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空间,自主代理运用者完成情景感知、意向定向、智能决策、行动控制等隐性服务,“灵”具备智能“意识〔Consciousness〕”,将对感觉、直觉、情感、意念、理性、感性、探索、学习、协作等主观情绪与活动实行表征、扩展、混合、编译,6G阶段人会类将更多精力投入探索、认知以及创造性任务上,“灵”将不光发挥智能代理作用,还将以运用者“最优体验”为指引,为运用者认知发展形成互助互学意象表达与交互环境,信息设计也将在这個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天人合一共生环境中深度挖掘运用者需求并形成新维度交互方法,
《设计》:您感觉中国信息设计有哪些特点?应该着重搞定什么难题?
李霞:中国信息设计起步晚,但是发展快,科学技术是无国门,设计有国际级化一面,也有文化性一面,因设计源于生活,信息设计是咱们“衣食住行”设计数字化变身,因为这個,中国信息设计绝对带有中国人文化基因,
中国信息设计虽说发展快,但是离国际级水平还有差距,我感觉先说须要搞定人才培养难题,前面提到过文理分科导致知识体系残缺,缺少用设计思维理解信息技术设计人才,这就须要高校实行多学科塔基搭建,看重设计理论深度,防止短平快与山寨型教育模式,培养有后劲设计人才,再讲须要搞定如何实行信息设计本土化难题,信息设计有着国际级通用准则,但是在丰厚文化土壤里,如何实行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信息化,如何设计出最符合中国人交互习惯、交互方法是须要去用心挖掘,另外,须要增强呵护信息设计知识产权,外观、实用新型专利不适用于信息设计,而发明专利呵护主体是技术自身,信息设计中艺术创意呵护必需依靠技术团队才干落实,我本人是艺术学科背景,对自己信息创意呵护经常感觉心有余力不够,显然,信息保障与道德伦理难题也是须要时日去搞定,
《设计》:您感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信息设计应该发挥怎样作用?
李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5G通信技术已经国际级最先进,6G也在研发中,信息设计应该百分之百发挥独创优点,去协助传统产业升级,开拓新产业,同时将信息技术与服务设计整合,协调区域资源,经由智慧设计实行万物互联智能化生活,
《设计》:信息设计专业毕业生都在哪些领域发展?请介绍一两個今年卓著毕业设计作品,
李霞:信息设计毕业生一般都在互联网、计算机通信、娱乐游戏以及新兴智能等产业,北邮毕业生很多都在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华为、移动、联通等通信运作商企业,还有工商银行等大型央企国企互联网业务部门从事交互设计、体验设计、运用者研究、产品经理、大数据可视分析、以及AR/VR、语音交互等多模态自然交互技术开发就业,
我介绍最先個件毕业设计作品是根据天地互联HUD车载智能领航设计,HUD是将领航内容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一种领航方法,该设计针对三個驾龄层级驾驶员在操作中焦虑点实行分析,借助智能环境设计出可以减少驾驶中信息与驾驶员期望不同致而引起焦虑领航方案,达到保障驾驶目,
第二件毕业设计作品是具有增强现实疗效立体书,该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为载体,用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立体书实物讲述婚礼迎亲一天发生婚俗轶事,以立体动态可交互格局展露“十里红妆”盛大景象,
《降低驾驶中信息焦虑HUD领航设计》〔作者:杨汀汀,指导老师:由振伟〕
《十里红妆 · 亲迎》AR立体书〔作者:吕卓尔,指导老师:盛卿〕
《设计》:请共享几個您感觉精彩“信息设计”案例,
李霞:我介绍两個自己、学生案例吧,这两個案例都是从“爱”出发,最先個個是针对红绿色盲色弱人群数字色彩智能推送设计研究,该研究经由挖掘红绿色觉异常运用者不同样于常人色彩认知与色彩情感特征,奠定一套无障碍交互色彩手册与色彩设计方法原则,之后经由奠定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在呵护色觉异常运用者秘密同时实行智能化色彩模式自然交互,以实行对色盲色弱这一部分隐性弱势人群关爱,
无障碍色彩测试区间取值表〔节选样例〕
无障碍交互数字色彩手册封面与内页截屏
第二個案例是一款用来增强父母与子女间联系APP“易言”,“易言”从爱沟通出发,期望经由话题引导、远程互助、价值共享等智慧链接社交方案搞定⽗⺟与⼦⼥间存在断代沟通痛点难题,曾获UXDA估计运用者体验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易言”APP〔张兴柱〕